2025 年 3 月 15 日晚,本该属于赵丽颖新剧《在人间》的首播之夜,却成了芭莎明星慈善夜的流量狂欢场。当杨幂身着高定礼服在红毯上以 躲镜头 姿态引发全网热议时,微博热搜前 50 位中与剧集相关的话题仅有 #赵丽颖新剧在人间# 一个,且排名第 47 位。平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该剧首播三集全网播放量仅 600 万,qq视频站内热度值 6023,甚至不及同期播出的小成本网剧 —— 这个成绩与赵丽颖 电视剧女王 的头衔形成刺眼反差。
当晚的直播镜头多次扫过芭莎红毯的明星阵容:王一博的银发造型、迪丽热巴的羽毛裙装、龚俊的西装杀,每一个瞬间都在短视频平台形成裂变传播。而《在人间》的首播发布会直播观看量不足 50 万,主演尹昉、张一山的红毯造型被评价为 毫无记忆点。有媒体人感慨:当芭莎红毯的钻石胸针都能上热搜时,一部剧的艺术价值显得无足轻重。
更具讽刺意味的是,赵丽颖团队为新剧策划的 恋情营销 恰在此时陷入反噬。此前因导演赵德胤频繁出入其住所引发的 新恋情 传闻尚未平息,她在直播中一句情绪性的 蒜妳妹 被截图疯传,虽被粉丝解读为 真性情,却被主流媒体批评为 公众人物言行失当。这种争议性营销不仅未拉动剧集热度,反而让观众产生 过度消费私生活 的抵触心理 —— 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3 月 15 日当天,赵丽颖素质 的搜索量是 在人间剧情 的 3.2 倍。
赵丽颖的困境并非个例,85 后小花的集体滑坡已成为影视行业的警讯。杨幂去年主演的《狐妖小红娘》虽线,被批 特效廉价、剧情悬浮;唐嫣的《念无双》口碑稍好(豆瓣 6.2),但全网播放量不足 5 亿,连平台的分账门槛都未达到;刘诗诗更遭遇 双扑——《掌心》与《淮水竹亭》的播放量均未破千万,后者甚至被网友调侃 连热搜都买不动。
这种集体低迷与五年前的盛况形成强烈对比。2020 年,赵丽颖的《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》创下东方卫视年度收视冠军;杨幂的《三生三世十里桃花》网播量破 500 亿;刘诗诗的《若能这样爱》也稳居黄金档前列。业内人士分析:过去 85 花是 人抬剧 ,现在变成 剧抬人 ,本质是观众审美升级与流量逻辑失效的碰撞。
以赵丽颖为例,她主演的《有翡》被批 剧本魔改,《幸福到万家》因 悬浮农村剧情 引发争议,《风吹半夏》虽助她斩获视后,却被观众质疑 剧情割裂、男主存在感弱。这些作品的共性是:过度依赖主演流量而忽视内容打磨,当观众对 大女主爽剧 审美疲劳后,短板便暴露无遗。某影视策划人指出:现在的观众更看重 剧本身好不好看 ,而非 谁在演 ,85 花们还在用十年前的模式拍戏,必然会被市场淘汰。
《在人间》的首播失利,与其前期争议性营销密不可分。2025 年 2 月,狗仔拍到导演赵德胤多次出入赵丽颖住所,甚至单独带其儿子玩耍,新恋情 传闻迅速发酵。赵德胤的背景随之被扒:缅甸出生、台湾求学,曾执导柯震东主演的电影《再见瓦城》,这层关系让事件染上争议色彩。尽管双方始终未公开回应,但赵丽颖团队显然想借绯闻热度为新剧造势 ——3 月 10 日,她在直播中被问及恋情时突然爆粗口 蒜妳妹,成功将话题推向高潮。
这种 黑红路线 短期内确实提升了关注度:3 月 10 日至 15 日,赵丽颖相关热搜达 27 个,蒜妳妹 表情包在微信平台的下载量超百万。但负面效应也随之而来:中国妇女报发文批评 公众人物应注意言行示范,央视网娱乐频道也发表评论《流量时代,明星更需敬畏职业》。更致命的是,这种争议让观众对剧集产生 靠八卦博眼球 的负面印象 —— 首播后豆瓣短评区前排充斥着 为了黑赵丽颖来看剧 的留言。
对比杨紫、杨幂的 旺夫 体质,赵丽颖的 带新人 能力更显薄弱。杨幂凭借《古剑奇谭》捧红李易峰、陈伟霆,杨紫与李现合作《亲爱的热爱的》助其晋升顶流,而赵丽颖合作的金瀚、林更新等男星,虽剧集热播时热度上升,但难以维持长期人气。《在人间》的两位男主尹昉、张一山本就非流量艺人,在缺乏优质剧本支撑的情况下,更难借主演光环获得突破。
《在人间》的特殊之处在于其 8 集短剧 的体量 —— 首播即放出 3 集,剩余 5 集将在 5 天内播完。这种排播模式在短视频碎片化消费的时代本是创新,但也代表着 口碑发酵期 被严重压缩。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首播当日该剧豆瓣开分 6.1,不少观众评价 节奏紧凑、演技在线,但尚未形成规模化传播,剧集已接近收官。某平台运营总监透露:短剧的黄金口碑传播期只有 3 天,《在人间》遇上芭莎盛典这个流量黑洞,错过了最佳发酵窗口。
短剧市场的崛起本应是 85 花转型的契机,但她们的表现却差强人意。杨幂的《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》豆瓣 4.9,唐嫣的《繁花背后》5.3,刘诗诗的《掌心》5.8,均未达到市场预期。业内分析,这与 85 花长期出演大女主剧形成的 偶像包袱 有关:短剧需要更接地气的表演和更紧凑的剧情设计,而她们习惯了 美强惨 的套路化演绎,难以适应新形式。
《在人间》的另一个困境是题材定位 —— 都市女性成长故事。这类题材在《三十而已》《二十不惑》后已进入红海,观众对 女性困境 的叙事要求更高。该剧虽试图探讨职场性别歧视、单亲妈妈等现实议题,但被批评 悬浮于生活,例如主角在投行工作却从未展现专业技能,更像是披着职场外衣的情感剧。这种 伪现实 的创作态度,让其在同类题材中缺乏竞争力。
赵丽颖被贴上 水后 标签,源于《风吹半夏》获奖引发的争议。2024 年,她凭借该剧拿下金鹰、飞天两项视后,但观众普遍反映 剧情后半段崩坏、男主欧豪的戏份被大幅删减,甚至会出现 赵丽颖拿奖全靠粉丝打投 的质疑声。这种争议在《在人间》首播失利后集中爆发,有网友制作对比图:杨幂带火李易峰,杨紫带火李现,赵丽颖带火过谁?
这种舆论转向背后,是观众对 演员价值 的重新定义。在流量时代,扛剧能力 被简化为 主演的粉丝量,但如今观众更关注 演员与角色的适配度、演技是否自然。赵丽颖在《知否》中饰演的盛明兰被赞 眼神有戏,但在《有翡》中扮演少女周翡时,34 岁的年龄与角色的违和感被无限放大;《风吹半夏》里的商界女强人许半夏,也被批评 缺少企业家的气场。
对比同龄的孙俪、闫妮等实力派演员,赵丽颖的转型之路显得更为艰难。孙俪凭借《甄嬛传》《安家》等剧成功从偶像派转向正剧,闫妮在《少年派》《装台》中塑造的生活化角色深入人心,而赵丽颖仍在 大女主 与 现实题材 之间摇摆。某资深编剧指出:她需要像周迅、章子怡那样,放下流量包袱,真正沉下心打磨角色,否则 水后 的标签很难撕掉。
《在人间》的失利,本质上是影视行业从 明星中心制 向 内容中心制 转型的缩影。2015-2020 年,资本大量涌入影视行业,形成 流量明星 + 大 IP 的快餐式生产模式,85 花们凭借庞大的粉丝基础成为 收视保障,但也导致行业忽视剧本打磨、导演创作等核心环节。2023 年以来,随着观众审美提升和监管政策调整,这种模式逐渐失效,《在人间》的遭遇正是旧模式破产的典型案例。
平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2024 年播放量前十的剧集均非顶流主演:《大江大河 3》靠扎实的时代叙事取胜,《漫长的季节》以悬疑 + 人性探讨破圈,《父辈的荣耀》凭借家庭温情引发共鸣。这些作品的共性是 去流量化—— 更注重故事逻辑、人物塑造和社会议题的深度挖掘。某视频平台 CEO 在采访中表示:现在我们评估项目,主演的流量占比只占 15%,剧本质量、导演能力、制作水准才是关键。
85 花们的集体困境,也折射出娱乐圈代际更替的必然。00 后小花如张子枫、赵今麦已凭借《天才基本法》《少年派 2》等剧崭露头角,她们更注重角色的真实性和演技的自然流露,与 85 花的 偶像式表演 形成鲜明对比。当《在人间》还在依靠 恋情绯闻 + 爆粗口 制造话题时,年轻演员们已通过《二十不惑 2》《曾少年》等剧,用贴近生活的表演赢得观众。
赵丽颖站在《在人间》的首播失利节点,恰似 85 花群体在影视行业转型期的一个缩影。当芭莎红毯的闪光灯盖过新剧首播的光芒,当 恋情营销 的争议盖过作品本身的价值,我们不得已思考:在流量退潮的时代,演员的立身之本究竟是什么?
答案或许藏在那些口碑与收视双赢的作品里:是周迅在《如懿传》中从少女到太后的眼神蜕变,是孙俪在《安家》里对房产中介房似锦的生活化演绎,是闫妮在《装台》中塑造的泼辣又善良的蔡素芬。这些演员的共同之处在于:放下明星光环,用角色说话,用演技证明。
对于赵丽颖们而言,当务之急是摆脱对 流量 的路径依赖,重新审视演员与角色的关系。《在人间》的失败不应被简单归咎于 遇冷档期 或 营销失误,而应成为反思的契机 —— 当观众不再为明星光环买单,唯有沉下心打磨演技、挑选优质剧本,才能在内容为王的时代站稳脚跟。
毕竟,红毯上的闪光灯转瞬即逝,只有屏幕里的角色和故事,才能真正经得起时间的考验。愿 85 花们能在流量神话褪色后,找到属于演员的真正荣光 —— 那不是热搜榜上的话题,而是观众想起某个角色时,能脱口而出的名字和故事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