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yx爱游戏app:
其实挺好的!”真正用过大运重卡的司机常常会有这样一句朴素,甚至略带一丝惋惜的感叹。
这句看似与大运破产这一残酷现实格格不入的评价,其背后,却隐藏着一个更令人心酸的真相,那个与大运重卡这艘沉船一同下坠、一同被时代所抛弃的,并非是那些高高在上的资本或高管,而是千千万万曾经信赖它、依靠它的最底层的中国货车司机。大运的倒下,更像是为那个属于草根的性价比时代,所谱写的一曲挽歌。
答案清晰而统一,绝非法拉利、中远、顺丰这些家大业大的物流巨头,而是那些刚刚凑齐了首付、第一次拥有一台属于自身个人的车的穷人的孩子;是那些在运价的地板上,为了一趟能多省出几百块钱油费而精打细算的个体司机;是那些驾驶着国三、国四老旧车辆,渴望用最低的成本,跨过国六这道生死门槛的小微车队。
对于他们而言,购车决策的第一性原理甚至都不是TCO全生命周期成本,而是更赤裸,也更现实的初始投入成本。他们没足够的资本,去购买一台价格高昂、但可能更省油、更可靠的奢侈品。他们要的,是一台足够便宜、足够皮实、能够让他们快速上路、快速回本的、最基础的生产资料。
而大运重卡恰恰以其极致性价比的产品定位完美地,甚至能够说是精准地迎合了这部分沉默的大多数的需求,它就像卡车界的拼多多,虽然不够高端,不够智能,但它足够便宜,也足够够用。这是一场穷人的孩子与穷人的车之间,最门当户对的双向奔赴。
大运重卡的产品真的有问题吗?或许,并没有。在那个货物运输市场的黄金时代,它精准地满足了最庞大用户群体的核心需求,尤其是很多想要改变命运、养家糊口的底层货车司机,它就是这类群体的最优解。
这类底层货车司机普遍为散户,他们没资源、没有稳定货源、没有议价能力,甚至只能拉低价货,只能在平台上抢食残羹冷炙,是最底层的个体货车司机。当中国经济从快速地增长转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,当公路货物运输市场从增量的蓝海,变为存量的血海时,一场残酷的供给侧改革便不可避免地要在这个行业上演。而这场改革最核心的目标,就是出清过剩的运力。
当货运的寒冬来临,最先被踢出局的永远是那些穿得最单薄的人。当运价低到连油钱和贷款都无法覆盖时,他们的出局便成了一种“宿命”。而当这个庞大的、作为大运重卡基本盘的用户群体,开始成片地、系统性地倒下时,大运重卡的卖不动,便也成了同样不可避免的“宿命”。
这不是一场简单的商业失败,而是一场深刻的结构性崩塌。大运的倒下并非因为它做错了什么,而是因为它所深深依赖的那个生态位——那个由数百万底层货车司机所构成的、庞大的性价比市场,正在被时代的海啸无情地、从根部彻底淹没。
大运重卡以其极致的性价比,为那些最没有背景、最没有货源,也最没有资本的底层司机,提供了一张能够挤入这个行业的、成本最低的入场券。它让这些“穷人的孩子”,拥有了靠自己的双手和方向盘,去追寻一份体面生活的可能。从这个方面看,大运不仅没有“错”,反而有着非常大的“功德”。然而,也正是因为这份极致的捆绑,使得它与它的用户们共同成了这个行业去产能周期中最脆弱,也最先被“牺牲”的群体。当潮水退去,我们正真看到的,是他们共同裸泳的、令人心酸的背影。他们的倒下,无关对错,只是宿命。